k8凯发中国蛋糕品牌排行榜提拉米苏提拉米苏自制你是我的提拉米苏
发布时间:2024-03-22 19:09:59

  k8凯发夏日里,捷克朋友发来照片。花园小桌上,放着两杯自制提拉米苏。乍一看,真像两个小花盆。白色瓦楞状杯体,提拉米苏被咖啡色粉末厚厚覆盖,上放半只剖面朝天、带绿叶的草莓,莓芯纹理如发光火炬。一般厚而全覆盖点心的,多是巧克力粉;而撒粉如毛毛雨,基本是可可粉。数量取决于味蕾,甜多则苦少。

  对我来说,提拉米苏与慕斯味道差不多。一勺入口,甜苦交织,滑润柔软,奶味浓郁,芝士香伴酒香。不同的是,提拉米苏的酒和咖啡味更为突出。它需冷藏三四个小时后再吃,实为酷暑炎热里的一道好西点。

  提拉米苏(Tiramisu)为一款意大利经典甜点,几乎成了意国甜品代名词。主要原料有:朗姆酒、浓咖啡Espresso、马斯卡彭干酪(Mascarpone)、手指饼干(Lady Finger)和可可粉。由一层浸透浓咖啡与朗姆酒的手指饼干,一层混合了蛋黄和糖的马斯卡彭干酪糊,一层手指饼干和蛋黄糊;层层叠加而成。有的说,做提拉米苏可用白兰地、咖啡酒或西西里的马尔萨拉葡萄酒,我的意大利朋友强调:“一定要放朗姆酒,严格说是没有其他口味的。”

  做提拉米苏的材料不复杂却有来头。手指饼干相传出自15世纪意大利萨沃伊皇室御厨的创新,白色软干酪马斯卡彭起源16世纪末意大利伦巴第。此外,有的食材还与其名有关:外国拆字先生拆Tiramisu释义:Tira(提拉)+mi(我)+su(往上)为:“拉我起来”、“带我走”和“让我打起精神”等。能起这样作用的,就是提拉米苏中的浓咖啡Espresso和可可粉。附带说一句,名字由来的另一种说是从意大利威内托大区方言 Tiramesù(提拉米塞)演变成Tiramisù。

  前年,我从佛罗伦萨去托斯卡纳的中世纪贸易和金融中心锡耶纳。游走城里,在四个地方见到罗马狼孩雕塑。相传母狼喂养了一对男婴,他们长大复仇、夺回王位并建立罗马。

  而此地另有一个提拉米苏的传说。来锡耶纳的托斯卡纳执政最长的统治者科西莫三世·德·美第奇(Cosimo III de Medici ),爱上这里一糊状甜点,人称“公爵的甜羹”;它就是提拉米苏的前身。

  之后,这位大公把该甜点带回托斯卡纳首府佛罗伦萨。但是,威尼斯和特雷维索则认为提拉米苏是他们的传统甜点,一说诞生上世纪60年代威尼斯,一在《VinVeneto》杂志发文:特雷维索的Alle Beccherie餐厅老板娘阿尔芭·坎皮奥在1971年开发了它。

  除了这起源皇家版,还有两个版本:先看战争版:说一妻子为出征的丈夫备干粮,因家贫穷,就把所有的饼干面包、蛋糕奶酪和咖啡混合成一个糕点,取名提拉米苏。这到也契合提拉米苏含有“带我走”之意,但带走的不止是食物,还有家人的眷恋和亲情。

  说来又是化腐朽为神奇,把隔夜饭变成扬州炒饭;它与同欧洲的芬兰鲁内伯里小蛋糕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芬兰著名诗人鲁内伯里较拮据,妻子动脑筋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:在面团里加入剩面包和碎蛋糕,倒入潘趣酒,蛋糕成型后,放上自家种的水果。

  再说爱情版。一男生爱上一女生k8凯发。男生用心做了一个蛋糕,取名“提拉米苏的爱”。女生在蛋糕里品尝到了爱,于是俩人牵手。有“带我走”之意的提拉米苏,成了表达爱情的一个神器。

  说大器晚成的提拉米苏,走红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。一位上世纪80年代就做意中贸易的意大利朋友告诉我,2000年前的上海,没有提拉米苏。难怪翻遍《上海市场大观》(1981)、《上海特产风味指南》(1982),及分别记载到1992年和2000年的《上海饮食服务业志 》和《上海通志·商业服务业卷》;均杳无踪迹。

  记得那时去天鹅阁,虽不知必胜客为何物,却可吃到5元一个的匹萨,但没提拉米苏。据一“老克勒”告知:上海早年还有更纯正的意式餐厅,在复兴中路东华体育会足球场(今上交音乐厅)对面;由“二战”滞留上海一意大利船的船员经营,从厨师到侍应全是意大利人。他只记得意面、意式肉肠和番茄烩海鲜等与众不同,未见提拉米苏。

  好饭不怕晚,走红不怕迟;这就是我吃提拉米苏吃出的滋味。现足不出沪,就能吃到巴黎始于1893年的百年老店MCAKE的沙布蕾芭菲和咖之交响,这西点双姝是法国人对提拉米苏的发扬光大。

  袁念琪:1978年从农场考入大学,获法学士学位。1983年考入上海电视台,高级编辑(专业技术二级),获上海长江韬奋奖,上海市作协会员,入选《中国新闻年鉴》。1974年发表作品,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,收入王蒙主编《中国最佳散文》。著有《上海品牌生活》、《上海门槛》、《上海姻缘》、《上海B面》和《零食当饭吃》等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